关于发展学生党员实行“公开答辩制”办法
为进一步提高我系学生党员队伍素质,把好学生党员发展“入口关”,根据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、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》,结合我系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实际,制定本办法。
一、指导思想
坚持以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,遵循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,按照“入党自愿,个别吸收,成熟一个发展一个”的原则,充分发扬党内民主,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,提高发展党员的透明度和认可度,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,确保优化党员队伍结构,提高党员发展质量,积极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。
二、答辩对象
将被吸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
三、答辩组组成人员
答辩组由支部书记、支委及党员代表组成
四、答辩原则
1、教育为主的原则。对发展对象进行“公开答辩”,是为了全面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、对党的认识,检验发展对象对《党章》、对党的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、基本纲领的掌握情况,促使发展对象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,加强理论学习,以便上级党组织优中选优。
2、实事求是的原则。组织开展“公开答辩”时,不搞统一标准,注重因人设题,防止形式主义和过于严厉。对答辩人的回答和答辩中的表现不求全责备,要注意综合发展对象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现实表现,加以科学判断。
3、提前告知的原则。“公开答辩”的目的在于促使发展对象更加积极认真地学习党的知识,不断增强其党性修养,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。因此,要将“公开答辩”工作要求提前告知答辩对象,以便于其积极努力学习,做好“公开答辩”准备。
4、双向教育的原则。要以“公开答辩”为平台,既开展对发展对象的教育,也注意引导和教育老党员,在党内营造一种严谨好学、民主团结的良好氛围。
五、答辩内容
1、答辩内容占30%,包括:入党动机、对党的认识、党的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、党史、政治时事,以及学习、工作、生活及其他情况。
其中党的理论、党的基本知识占15%左右,主要涉及党的性质、党的宗旨、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,以此了解答辩者对党的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。
其它内容占15%左右,可以涉及入党动机、思想觉悟、学习成绩、获得荣誉及奖项、社会工作能力、生活态度、志愿服务等内容,以此了解答辩对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2、党支部日常工作及表现情况占70%
五、答辩程序
1、由支部确定参与公开答辩的对象,并对人员名单进行公示,学生党支部提前3个工作日告知本次拟发展对象进行公开答辩。
2、各所属党小组组长负责根据拟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情况陈述意见。
3、汇报答辩。答辩对象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、入党动机、现有的思想、学习、工作、生活情况以及将如何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等思想认识。(ppt展示,3分钟)
4、提问答辩。答辩小组成员对参加答辩者进行提问,答辩者根据提问内容进行回答。(2分钟)
5、由两位党员负责详细做好会议记录,会后由答辩小组进行综合分析,提出评价意见,形成书面材料。答辩未通过者,支部应派人与其谈话,继续考察培养,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答辩;答辩通过者,应将答辩组意见及发展对象相关材料上报党总支审批。
六、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。